ISO 50001:2018 能源管理系統(EnMS)

什麼是 ISO 50001?

ISO 50001 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制定的能源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nMS) 國際標準,旨在幫助組織提升能源績效、優化能源使用,並持續改善能源管理。現行版本為 ISO 50001:2018,透過系統化的方法,ISO 50001 可協助企業有效監測能源使用、制定能源政策、提升能源效率,最終實現降低成本、減少環境影響及符合法規要求的目標。

ISO 50001:2018標準條文

主條文
細條文
1. 範圍
1. 範圍
2. 引用標準
2. 引用標準
3. 術語與定義
3. 術語與定義
4. 組織的環境
4.1 理解組織及其背景
4.2 理解需求與期望
4.3 確定能源管理系統範圍
4.4 能源管理系統
5. 領導作用
5.1 領導
5.2 能源政策
5.3 職權
6. 策劃
6.1 應對風險與機會的行動
6.2 目標與規劃
6.3 能源評審
6.4 能源績效指標(EnPI)
6.4 能源基準(EnB)
6.4 策劃支援
7. 支援
7.1 資源
7.2 能力
7.3 認知
7.4 溝通
7.4 文件化資訊
8. 運行
8.1 規劃
8.2 設計
8.3 採購
9. 績效評估
9.1 監督、測量、分析與評估
9.2 內部稽核
9.3 管理審查
10. 改進
10.1 矯正
10.2 持續改善

ISO 50001:2018 條文增修重點

ISO 50001:2018是ISO 50001:2011的升級版本,並採用了ISO高階架構(High Level Structure, HLS),使其與ISO 9001(品質管理) 和 ISO 14001(環境管理)等標準更容易整合。

增修重點
說明
影響與優勢
採用高階架構(HLS)
與 ISO 9001(品質管理)、ISO 14001(環境管理)等標準統一架構,提升整合性。
企業可更輕鬆地將能源管理與其他管理系統結合,提高運作效率。
強調高層管理的承諾(5.1)
高層管理者需主動參與,確保能源管理系統(EnMS)的落實與持續改善。
強化能源管理在企業內的戰略地位,確保資源投入與長期規劃。
明確能源績效指標(EnPI)
與能源基準(EnB)
(6.4 & 6.5)
新版標準提供更清楚的定義與指導,使能源績效改善可量化與可追蹤。
幫助企業透過數據驅動能源決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納入風險與機會管理 (6.1)
企業需識別能源管理相關的風險與機會,並制定應對措施。
提前規劃應對策略,降低能源供應風險,提高能源管理的穩定性。
提高能源數據管理與可追溯性 (7.5)
要求企業建立文件化資訊,確保能源管理決策基於準確數據。
提高能源數據的準確性與透明度,確保能源績效的可驗證性。
更強調設計與採購的影響 (8.2 & 8.3)
企業需在設備設計與採購階段考慮能源效率,以降低長期能源消耗。
幫助企業選擇高效能設備,減少能源浪費,提升綠色競爭力。
強化內部稽核與管理審查 (9.2 & 9.3)
內部稽核與管理層需更頻繁地審查 EnMS 的績效與合規性。
促進企業持續監控能源管理狀況,確保符合法規與市場要求。
要求持續改進 (10.2)
企業需建立機制,以確保能源管理系統持續優化並提升績效。
確保企業能長期維持能源管理效能,達成永續發展目標。

ISO 50001:2018 輔導流程

返回頂端